禽衣原体病的原因禽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感染引起的多种禽类和人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以呼吸器官损伤为特征。
鸡对鹦鹉衣原体引起的疾病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只有幼年鸡发生急性感染,出现死亡,真正发生流行的较少。急性病鸡发生纤维素性心包炎和肝脏肿大。大多数自然感染的鸡症状不明显,并且是一过性的。 鸭衣原体病是一种严重的、消耗性的并常致死的疾病。幼鸭发生颤抖、共济失调和恶病质,食欲丧失并排出绿色水样肠内容物,在眼及鼻孔周围有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随着病程的发展,病鸭消瘦,死于痉挛。
发病率为10%-80%,死亡率为0—30%,这取决于感染时的年龄、是否并发沙门菌病。剖检病变为胸肌萎缩,全身性浆膜炎明显。常伴有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心包炎、肝脏大、肝周炎和脾肿大。有些肝脏和脾脏有灰色或黄色坏死灶。鹅发生衣原体病时,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与鸭相似。
感染衣原体的火鸡症状是恶病质、厌食,体温升高。病禽排出黄绿色胶冻状粪便,严重感染的母火鸡产蛋率迅速下降。死亡率4%-30%。剖检病变为心脏肿大,心外膜增厚、充血,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覆盖。肝脏肿大,颜色变淡,表面覆盖有纤维素。气囊膜增厚,腹腔浆膜和肠系膜静脉充血,表面覆盖泡沫状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
该病尚无有效疫苗,预防应加强管理,建立并严格执行防疫制度。经常清扫环境,鸡舍和设备在使用之前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严格禁止野鸟和野生动物进入鸡舍。发现病禽立即淘汰,并销毁被污染的饲料,禽舍用2%甲醛溶液、2%漂白粉或0.1%新洁尔灭喷雾消毒。清扫时应避免尘土飞扬,以防止工作人员感染。
引进新品种或每年从国外补充种禽的场家,尤其是从国外引进观赏珍禽时,应严格执行的动物卫生检疫制度,隔离饲养,周密观察。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对该病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剂量为每100千克饲料中加20—30克。红霉素每100千克饲料中加5—10克或1L水中加0.1—0.2克,连用3—5d,效果明显 。